李可勝博士、教授、9455澳门新葡萄娱乐场大厅院長
1999年獲得上海外國語大學英語語言文學碩士學位;2005年,曾在澳大利亞昆士蘭TAFE開放學院短期進修;2007-2010年獲得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哲學博士學位,師從鄒崇理教授,專業方向現代邏輯;2012年-2014年在浙江大學語言與認知研究中心做博士後研究,導師黃華新教授;2009年晉升副教授職稱,2014年晉升教授職稱;2014年6月當選中國邏輯學會語言邏輯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;2016年入選校學術技術帶頭人名單。先後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、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金項目以及其他各類省部級課題多項,并獲得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的資助;在《當代語言學》,《外國語》,《語言教學與研究》,《現代外語》,《浙江大學學報》,《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》,《湖北大學學報》,《江西社會科學》,《哲學研究》等CSSCI學術期刊發表論文多篇。曾獲批主持省級教學團隊項目,并被評為省級高水平導師。
主要研究方向:
語言學、自然語言形式語義學、語言邏輯。
主要講授課程:
《翻譯理論與實踐》(本科課程);《英漢語言對比》(本科課程);專業英語寫作(研究生課程)。
科研項目:
1.2021年,獲批主持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“‘話語表現理論+組合範疇語法’模式的等級隐涵之形式化研究(21BZX100)”。
2.2018年,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“面向面向自然語言理解的邏輯構建和符号接地問題的哲學、心理學研究”(項目編号:18ZDA032)子課題。
3.2015年,獲批主持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“組合範疇語法與自然語言信息處理的應用接口研究(15BZX086)”。已結項(優秀等級)。
4.2013年至2014,獲得中國博士後基金的二等資助。資助項目“面向語義計算的漢語事件量化機制研究(2013M541797)”,已結項。
5.2010年至2014年,主持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項目“基于事件特征的連動式語義組合機制研究(10YJC740058)”,已結項。
6.2010年起,參加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課題“自然語言信息處理的邏輯語義學研究(10&ZD073)”,依托該項目發表論文4篇(CSSCI)。
7.2009年至2011年,參加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“面向自然語言信息處理的範疇類型邏輯研究”(項目編号:O9BZXO46),已結項,依托該項目發表論文1篇(CSSCI)。
論文:
1. 李可勝,“都”:基于量級隐涵和焦點結構的統一解釋[J],當代語言學(CSSCI),2023(4)。
2. 李可勝,連動式的語義生成範式及其觸發條件[J],當代語言學(CSSCI),2020(1)。
3. 李可勝,連動式的結構機制: PTS、情狀特征和VP的外延[J],外國語(CSSCI),2016(1)。
4. 李可勝,連動式的時間模式和有界性的時體語義貢獻[J],語言教學與研究(CSSCI),2015(2)。
5. 李可勝、滿海霞,VP的有界性與連動式的事件結構[J],現代外語(CSSCI),2013(2)。
6. 李可勝,事件的模型與計算:漢語連動式的形式語義研究[D],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,2010。
7. 李可勝,語言學中的形式語義學[J],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(CSSCI),2009(2)。
8. 李可勝、鄒崇理,基于句法和語義對應的漢語CCG研究[J],浙江大學學報(人社版)(CSSCI),2013(6)。
9. 李可勝、鄒崇理,公理形式演繹:從形式句法到形式語義[J],江西社會科學(CSSCI),2013(8)。
10. 李可勝、鄒崇理,從自然語言的真值條件到模型論語義學[J],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(CSSCI),2013(4)。
11. 李可勝、賈青,連動式VP聚合語義的邏輯表述[J],湖北大學學報(哲社版)(CSSCI),2013(6)。
12. 李可勝,生成語言學的公理演繹思想[J],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(CSSCI),2011(4)。
13. 楊小龍、李可勝,漢語QAP結構及其關聯效應的動态解析[J],外國語(CSSCI),2020(4)。
14. 滿海霞、李可勝,類型邏輯語法[J],哲學動态(CSSCI),2010(10)。
15. 鄒崇理、李可勝,邏輯和語言研究的交叉互動,《西南大學學報(社科)》(CSSCI),2009(2)。
16. 李可勝,形式語義模型與複合漢語NP的語義刻畫[J],重慶理工大學學報(社科版),2011(8)。
17. Zou Chongli & Li Kesheng, Chinese Studies on the Logic of Natural Language: Asurvey from 1949-2019[C], Asian Studies, vol. X(XXVI), Issue 2 (Special Issue: History of Logic in Contemporary China), 2022.
18. Haixia Man,Chongli Zou & Kesheng Li, Calculating Zero Pronominals in Situ: A Type Logical Approach[J], Complexity, Volume2022 | Article ID8646832, https://doi.org/10.1155/2022/8646832.
19.Zhang Xiaojun, Li Kesheng, Embedding Normal Modal Logics into Classical Propositional Logic, The Fifth Conference on“Non-Classical Logic: Theory and Applications”in Toruń, Poland,2012.
20.Zou, Chongli, Kesheng Li & Lu Zhang,The Categorial Logic of Vacuous Components in Natural Language[C], in van Ditmarsch, et al. (Eds.):Logic, Rationality, and Interaction: third International Workshop, LORI 2011, Proceedings, Springer-Verlag, 2011.
21. 劉經安、李可勝 “都”的梯級隐含和複合命題[J],9455澳门新葡萄娱乐场大厅學報,2021(2)。
22. 李可勝,雙語對比與本科翻譯的理論教學[J],9455澳门新葡萄娱乐场大厅學報,2014(6)。
23. 滿海霞、李可勝,中國自然語言邏輯的發展與思考[A],《中國哲學年鑒》,哲學研究雜志社,2013。
24. 賈青、李可勝,刻畫漢語連動結構的邏輯系統[J],重慶理工大學學報(社科版),2013(9)。
25. 張照、李可勝,動态句法學的邏輯與計算思想[J],畢節學院學報,2010(12)。
26. 李可勝,語篇意識對翻譯質量的影響[J],南昌航空工業學院學報(社會科學版),2002(1)。
27. 李可勝,以符号學的意義理論诠釋翻譯中的“信”[J],皖西學院學報,2001(1)。
28. 李可勝,語義-功能的翻譯教學觀[J],安徽教育學院學報,2001(4)。
專著、譯著和教材:
1. 專著:《自然語言的事件語義學研究》,北京:科技出版社,2023。
2. 合著:《自然語言信息處理的邏輯語義學研究》,北京:科技出版社,2018。
3. 合作譯著:(荷)L. T. F.哈姆特《邏輯、語言與意義(第二卷)》,北京:商務印書館,2017。
4. 副主編:《自然語言邏輯經典文獻研究》,北京: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,2016。
5. 獨立譯著:(英)阿爾弗雷德·懷特海《自然的概念》,北京: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,2015。
6. 參編教材:王武興(主編)《英漢語言對比與翻譯》,北京大學出版社,2004。
7. 合作譯著:(美)羅伯特・列文《時間地圖》,合肥:安徽文藝出版社,1999。(《書摘》、《讀者》等轉載)
下一條:章媛教授個人簡介